古语曰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中医理论认为,阳气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具有温煦、推动、防御、固摄等多种功能。如果阳气不足,人体就会出现畏寒怕冷、疲倦乏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进入春夏时节,万物复苏,自然界阳气蓬勃,人体阳气也处于升发的状态,此时若顺应自然规律,通过穴位按摩、饮食、艾灸等方式积极养阳,可有效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发生。
01
穴位按摩的作用
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和治疗方法,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,可以发挥多种作用,如调节气血、疏通经络、平衡脏腑功能、缓解疼痛、改善睡眠、增强免疫力等。它操作简便、无创伤,可预防疾病、促进康复,是维护健康、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。
02
春夏养阳适宜选取的穴位
壹
关元穴
位置:位于脐下三寸处(约四横指宽度),是任脉的重要穴位。
功效:关元穴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地,按摩此穴可以温补肾阳,调节生殖系统功能,增强免疫力,对于改善畏寒怕冷、腰膝酸软、遗精早泄、月经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
按摩方法:取仰卧位,将掌心放在关元穴上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5 - 20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以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为宜。
贰
神阙穴
位置:位于肚脐中央,是人体的先天之本穴。
功效:神阙穴与人体的脾胃功能密切相关,按摩此穴可以健脾益胃,促进消化吸收,调节肠道功能,增强人体的后天之本。同时,它还能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,增强阳气,对于缓解腹胀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作用。
按摩方法:取仰卧位,将掌心放在神阙穴上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0 - 15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按摩时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匀,力度适中,以感觉腹部有温热感和微微的胀感为宜。
叁
足三里穴
位置:位于膝盖下方约四横指处,胫骨前缘外侧凹陷处。
功效:足三里穴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,被誉为“长寿穴”。按摩此穴可以健脾益胃,调节气血,增强免疫力,对于改善消化不良、腹胀、便秘、疲劳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同时,它还能调节人体的阳气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体质。
按摩方法:取坐位或仰卧位,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0 - 15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以感觉局部有酸胀感为宜。
肆
命门穴
位置: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上。
功效:命门穴是人体阳气的根本,按摩此穴可以温补肾阳,调节生殖系统功能,增强人体的元气。对于改善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、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
按摩方法:取俯卧位,用掌心按压命门穴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0 - 15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按摩时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匀,力度适中,以感觉腰部有温热感为宜。
伍
涌泉穴
位置: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,第二、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。
功效: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,按摩此穴可以补肾益精,调节人体的阳气,增强免疫力,对于改善失眠、头晕、耳鸣、腰膝酸软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同时,它还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,促进睡眠,缓解疲劳。
按摩方法:取坐位或仰卧位,用拇指指腹按压涌泉穴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,每次按摩 10 - 15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以感觉足底有酸胀感为宜。
03 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
按摩时间:春夏季节,阳气升发,建议在上午或下午进行穴位按摩,此时人体阳气较为旺盛,按摩效果更佳。
按摩力度: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不可过重或过轻。过重会损伤皮肤和肌肉组织,过轻则达不到按摩的效果。以感觉局部有温热感、酸胀感为宜。
按摩频率:一般每天按摩 1 - 2 次即可,每次按摩每个穴位 10 - 20 分钟。如果感觉身体疲劳或不适,可以适当增加按摩次数和时间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按摩。
按摩姿势:按摩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,身体放松,呼吸均匀。如果是自己按摩,可以采用坐位、仰卧位或俯卧位;如果是他人按摩,要根据按摩的穴位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姿势。
按摩后护理:按摩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,避免受凉。同时,要多喝水,促进新陈代谢,排出体内的毒素。如果按摩后感觉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,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,缓解不适感。
科普文章,欢迎转载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。部分内容(图片、文字等)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END
文字:吴世权
编辑:蔡淮植
一审:龙洁
二审:万静、朱晓翠
三审:黄彩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