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课堂丨好好说,别动手
国际不打小孩日
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:国际不打小孩日。
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曾对10所学校1300名学生展开调查,数据显示孩子挨打后,40.3%的孩子是“不服气、内心抵制”,20.94%的孩子表示“没办法,只好忍受着”,14.8%的孩子会有“真想离开这个家”、“不想上学”等念头。
另外有数据显示,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,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小孩。
25.7%的孩子会“自卑”
22.1%的孩子会“冷酷”
56.5%的孩子会“暴躁”
家长如何能不动手教育孩子?
01
优先接纳、处理自己的情绪
亲子出现冲突矛盾,如“孩子不好好写作业”时,部分家长可能想通过“动手”的方式管教孩子。
此时,首要的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家长们可以离开当前场景,到另一个地方休息5-10分钟,再尝试腹式呼吸,让情绪稍稍缓解平复。
再想想当自己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打骂,自己是什么感受的,当时希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。现在的我能否用更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小孩呢?
或许想发火、打孩子的冲动就会有所减少。
02
多些换位思考,能促进亲子间的理解
当你回家发现孩子还在玩,没做作业时,先不要急着发火,问问孩子:“我看到你还没做作业,怎么了,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?”
当我们和孩子对于问题、困难、挫折等情况发生时,能建立起合作联盟的关系,愿意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,或许孩子也会更愿意告诉我们他的真实想法、困扰等,这能进一步促进亲子间的互相理解。
例如做作业,当我们能了解孩子不做作业背后的原因,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的处理这个问题,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“打骂”,激发矛盾,进而导致亲子关系破裂。
03
别再高高在上了,尝试温和坚定地沟通
孩子慢慢长大,独立性增强,会逐渐对父母的说教感到厌烦,尤其是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或是父母高高在上说教时,长期以往,亲子间可能会较易出现冲突,甚至最后孩子会拒绝跟父母沟通。
这时,父母可以尝试转换沟通的方式及态度,尝试温和坚定的说话方式,以朋友的态度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经验交流。
⚫ 温和、坚定,不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;
⚫ 对孩子有需求时,先倾听孩子的想法;
⚫ 允许和接纳孩子与父母不一致的地方;
⚫ 当孩子犯错时,“对事不对人”,让孩子逐渐会学着把焦点放在错误行为本身,而不是恐惧、逃避,可以更理智、客观地看待自己。
⚫ 尝试跟孩子讨论如何弥补过失、如何接受失败,陪伴和鼓励孩子去面对。
对待孩子,
请多些耐心引导,
多些尊重理解。
童年得到的爱,
会成为他们长大后的光!
作者简介
陈施雅
心理治疗师(中级)
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十年,经过家庭治疗的系统培训,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、亲子沟通、婚恋情感、个人成长以及焦虑、抑郁、失眠等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治疗。
推荐阅读:
心理门诊故事丨成绩下滑陷入焦虑,如何调整心态?
- end -
文字:陈施雅
编辑:陈施雅
二审:任衍镇、王惟
三审:杜宝国
联系我们
办公地址:石岐区湖滨路59号
(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,中山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)
工作时间:8:30-12:00,14:30-17:00
心理服务预约:0760-89980050
心理援助热线:0760-88884120